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

2011夏季採購:2.5吋內接硬碟,750GB不用 3千元

2011夏季採購:2.5吋內接硬碟,750GB不用 3千元WD 和 Toshiba 最近不約而同發表2碟片結構設計的 1TB容量 2.5吋硬碟,特點是機身厚度由以往3碟設計的 12.5mm,降低到能夠和筆電、外接盒相容的 9.5mm規格。因此帶動了其他容量產品價格向下殺,無論是筆電想換顆高速硬碟,或開學前想組個資料儲存碟,現在是可以入場的時候! 什麼都便宜,買啦!東北有三寶:?人參、貂皮、烏拉草?,資訊產業有三慘:?記憶體、硬碟、面板?。以往常聽別家媒體用?五窮六絕?來形容電腦產業,小編曾經一度不以為然。但是這一兩年來,價格跌到快仆街的記憶體,DDR3-1333 4GB模組正朝向500元大關邁進,整個產業鏈可真是名符其實的五窮六絕。另一方面,技術相當成熟的硬碟產業也好不到哪去。3.5吋2TB產品不到2,600元就能入手,而感覺像是昨天才推出的2.5吋、750GB機種,也殺破3,000元關卡,最便宜只需要約2,200元就能買到。價格之便宜,雖然消費者買起來很過癮,卻也突顯產業鏈經營日趨困難,甚至有股風暴正在成形的跡象。好比Seagate產品通路保固由3年刪減成2年,就是個代表,難保其他品牌不會有跟進動作。至於液晶顯示面板更不用多說,電腦顯示器要不是靠著LED、3D等話題加持,價格也是滿江紅,24吋Full HD機種或許不用4,000元就能買到。特別是電視機採用的大尺寸面板降幅驚人,姑且不論畫質表現如何,32吋、Full HD機種頂多只要1,5000元。尺寸大且是廣視角面板,對比電腦螢幕實在是便宜到很超過,也難怪有人乾脆買電視來取代貴森森的大尺寸廣視角電腦顯示器。這麼多便宜的東西,不買嗎?開機碟請用 7200RPM 機種扯淡完該進入主題了,新硬碟怎麼買呢?一如以往,想換掉筆電出廠預載的硬碟,小編推薦選擇7200RPM機種。單論每GB儲存成本的話,750GB、640GB、500GB都在4元/GB範圍內,視品牌與通路等差異因素,C/P值落差並不高。選擇起來自然不是太大...


]]>

View the original article here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